长线是金子——投资收益高
正如许多行业都会自己的"行规"一样,在股市浸淫得久了,很多老股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 最好的交易有些时候就是不交易

学会休息,控制交易冲动也就减少了失误,增加了赢利的能力。任何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有些投资者却因为惯性使然,常常是"不做点什么手上就痒",结果是做赔了交易又搭上了手续费。

要知道,市场大多数时候是不值得交易的,在这种时候投资者要耐得住寂寞;那些有经验的投资人往往多半时间养精蓄锐,只在关键时刻抓住一年中不多的几次机会重仓出击,一击而中。

2. 让自己养成长线交易的思维和习惯

一个好的投资习惯对投资成功与否也是至关重要的。做一项投资之前,先确定交易目标,交易目标既定的前提下,就不要过分注重行情发展的过程。

3. 要有自己的一套交易决策系统,培养读懂市场的一双慧眼

对市场要有一定的洞察能力,最好有一定的前瞻性。交易时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只听信自己内心的想法。尊重市场,更要相信自己。没有人能真正的预测到市场的全部发展过程。但我们完全可以用相对正确的分析去接近市场的真实,前提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加上合理的交易策略,要重视事实和市场。

4. 不断地在交易的过程中学习,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交易思路,修正自己的交易心态

5. 慎思断行,把握主动。

每次交易之前都要给自己一个理由,这个理由至少要能说服你自己。在市场中永远不要将自己置于被动挨打、欲罢不能的境地。

虽然上述五条可能是老股民们的血泪教训,但是,这并不妨碍那些新股民一边口里念着老股民教给的炒股经,一边在进场后再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一进场就追涨杀跌,或者凭借所谓的"内幕消息"进行操作。这样做当然背离了巴菲特长期持有优秀公司股票的理念,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可以从巴菲特在西雅图俱乐部的演讲中了解一下他独特的长期投资策略。他说:"我从不认为长期投资非常困难......你持有一只股票,而且从不卖出,这就是长期投资。我和查理都希望长期持有我们的股票。事实上,我们希望永远持有我们的股票。我们喜欢购买企业,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的确,伯克希尔从1989年开始入股吉列,巴菲特当时拿出6亿美元买下近9 900万股吉列股票。在随后的16年中,巴菲特没有卖出一股吉列股票,即使20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股价大跌引发其他大股东抛售股票时,他也不为所动。巴菲特对吉列品牌深信不疑。由于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他最终得到了报偿:吉列股价因被宝洁并购而于2005年1月28日每股猛涨5.75美元至51.60美元。这一涨,让伯克希尔所持的吉列股总市值冲破了51亿美元大关。

如果我们帮巴菲特算笔帐,就会发现:以1989年伯克希尔最初在吉列投资的6亿美元计算,这笔投资在16年中已增值45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如果投资者在1989年拿6亿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现在只能拿到22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巴菲特投资吉列的收益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高出一倍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