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我们的持股期限是永远 |
---|
作为价值投资的典范,巴菲特最突出的一个投资策略就是长期持有。这一点从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投资操作中一览无余。
巴菲特说:"1988年,我们大笔买进联邦家庭贷款抵押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我们准备长期持有。事实上,当我们持有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许多投资人在公司表现良好时急着想要卖出股票以兑现盈利,却紧紧抱着那些业绩令人失望的公司股票不放手,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铲除鲜花却浇灌野草’。我们的做法与他们恰恰相反。 "即使这些证券的价格高得离谱,我们也不会卖出,就像即使有人以远远高于我们自己对企业的估值的价格购买,我们也不会出售一样。在积极行动已经成为普遍潮流的企业界,我们这种持股到永远的做法看起来可能有些落伍......尽管美国的企业界和金融界热衷于频繁交易,我们仍然坚持我们永远持有的策略。这是唯一让查理和我感到自在的策略,更关键的是它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这种方式让我们的经理和投资人专注于干好自己分内的事,而免于分散注意力。 "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些股票投资就像是伯克希尔公司永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旦‘市场先生’给我们开了一个足够高的价格就会被卖掉的商品。对此,我要加上一个条件:这些股票由我们的保险公司持有,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卖出部分股票,支付突发的保险损失。但我们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查理和我一致决定买入并持有这些企业的股票,这里面既有个人情感,又有财务上的因素......当然,在最近几年过度注重交易的华尔街上,我们的立场肯定非常古怪:对于华尔街的许多人来说,公司和股票不过是用来交易的原材料而已。但是我们的态度适合我们的个性以及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丘吉尔曾说过:‘你塑造你的家,你的家也塑造你。’我们知道自己愿意被塑造而成的样子。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和敬重的人合作获得一定的回报,也不愿意与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进行交易而再增加10%的回报。" 巴菲特表示将继续持有大多数价值股票,无论相对公司内在价值,市场定价过高还是过低。正因如此,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受益于双重力量的支持:一是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内在价值有出乎意料的增长;二是相对于其他表现平平的公司,市场在适当地"修正"投资公司的股价时会提高对它们的估值,从而给了巴菲特额外的奖赏。 "我们将继续受益于这些公司的价值增长,我们对它们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但我们的‘市场修正’奖赏已经兑现,这意味着我们今后不得不仅依靠另外一种支持,即单纯依靠公司的价值增长。" 除了股票分拆以外,伯克希尔公司在1992年的持股数只有以下四家公司的股票有所变化:适当增持了吉尼斯和富国银行,联邦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的仓位增加了一倍以上,新建了通用动力公司的持股仓位。 巴菲特认为,经常交易对投资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养肥了证券商而已。他曾说过:"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凭借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却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人。" 很显然,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就少。而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累积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相应会减少投资收益。投资者交易次数越多,他所需要支付的佣金也就越多。如果投资者想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他每笔投资的收益都应当比市场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几个百分点,才能弥补交易成本。 查尔斯*埃里斯的研究证明了股市中的一个规律:交易次数越频繁,投资收益越少。他的研究表明,资金周转率较高的投资者,除非其每笔交易都高出市场平均收益率几个百分点以上,否则他不可能达到股市平均收益水平。 199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特伦斯*奥丁和布雷德*鲍伯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频繁交易将导致投资收益率水平的降低。他们分析1990年-1996年6年内的7.8万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稍稍高出市场17.1%的平均收益率水平。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5%。他们对每年家庭不同投资组合周转率下净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收益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最频繁的20%家庭的年净收益只有1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8.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20年后,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使投资者的财富产生巨大的差别。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投资组合并不能解释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有交易成本和交易频繁能够合理解释这些家庭投资收益率水平差别很大的原因。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只股票的持有时间没有少过8年的。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底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 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1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支出也达到144%。想想看,以巴菲特大手笔的交易额度来乘以这个百分比,实际的交易成本将会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