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最大的年复利回报
巴菲特的每项投资所要寻求的是最大的年复利回报,巴菲特认为借助复利的累计才是真正获得财富的秘诀。

如果你把10万美元分别存为10年、20年和30年,在不考虑税负循环复利累进的情况下,你的10万美元,以每年10%的获利率用免税的复利累进计算,10年后将会是259 374美元,若将获利率提高到20%,那么10万美元在10年后将增加到总值为619 173美元,20年后,则变成3 833 759美元,但是以10万美元,以免税的年获利率20%累进计算,持续30年,其价值会增长到23 737 631美元,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获利。

这些微小的百分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产生的差异是令人吃惊的。巴菲特寻找的,便是那些可能在最长的时间获得年复利回报率最高的公司。在掌管伯克希尔公司的41年间,巴菲特一直能够以23.5%的平均年复利回报率来增加他公司的净值,这确实是了不起的。

要了解巴菲特,先了解复利的累进概念是极其重要的。这个观念很容易理解,但是因为某些奇怪的理由,在投资理论中这个观念的重要性却被轻描淡写。巴菲特认为,复利累进理论是至高无上的。

在巴菲特合伙公司1962年的年报中,巴菲特推算了470多年前,西班牙女王如果不支持哥伦布航海,而将3万美元以每年4%的复利进行投资的话,其收益将高达3千亿美元,这个结果让我们对复利的力量大吃一惊。

在长期投资中,没有任何因素比时间更具有影响力。随着时间的延续,复利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投资者实现巨额的税后收益。复利的力量决定于时间的长短和回报率的高低两个因素。不同的复利带来的价值增值也有很大不同:时间的长短将对最终的价值数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时间越长,复利产生的价值增值越多;回报率对最终的价值数量有巨大的杠杆作用,回报率的微小差异将使长期价值产生巨大的差异。以6%的年回报率计算,最初的1美元经过30年后将增值为5.74美元。以10%的年回报率计算,最初的1美元经过同样的30年后将增值为17.45美元。4%的微小回报率差异,却使最终价值差异高达3倍。

作为一个投资大师,巴菲特不但注意到了复利的神奇效用,他同时也在投资中创造了更为惊人的复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从巴菲特1965年开始管理伯克希尔公司至2006年,41年来伯克希尔公司复利净资产收益率为22.5%。也就是说巴菲特把每1万美元都增值到了2593.85万美元。

伯克希尔副总裁芒格感叹到:"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获得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许多事情的精髓。"

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持有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股票,将给价值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其关键在于投资者未兑现的企业股票收益通过复利产生了巨大的长期增值。

投资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卓越企业,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只是长期持有,耐心等待股价随着公司成长而上涨。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具有超额价值创造能力,其内在价值将持续稳定地增加,相应的,其股价也将逐步上升。最终复利的力量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

巴菲特采取长期持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尽可能减少缴纳资本利得税,使税后长期收益最大化。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你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过去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缴纳。因此,是否缴纳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选择的。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并对获得利润部分缴纳资本利得税,也可以选择不卖出股票从而不缴税。由于存在资本税收,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需要将税收考虑在成本之内,追求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的年报中,对长期投资由于节税而产生的巨大收益进行了详细解释。"大家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到,如果年底我们一口气将所有的有价证券按市价全部出售,那么,我们需要支付的资本利得税将高达11亿美元,但这11亿美元的负债真

的就跟年末后15天内要付给厂商的货款完全相同或类似吗?很显然并非如此,尽管这两个项目对经审计的资产净值的影响是相同的,都使其减少了11亿美元。另外,由于我们很大程度上根本没有抛售股票的打算,政府就没有办法征收所得税,那么这些所得税的负债项目是不是毫无意义的会计虚构呢?很显然答案也不是。用经济术语来讲,这种资本利得税负债就好像是美国财政部借给我们的无息贷款,而且到期日由我们自己来选择,这种‘贷款’还有另外一些很奇怪的特点:它只能被用来购买个别股价不断上涨的股票,而且贷款规模会随着市场价格每天的波动而上下波动,有时也会因为税率变动而变动,事实上这种所得税负债有些类似于一笔非常庞大的资产转让税,只有在我们选择从一种资产转向另一种资产时才需要缴纳。

"实际上,我在1989年出售了一小部分持股,结果对于产生的2.24亿美元的利润,需要缴纳7 600万美元的转让税。让我们来看一个很极端的例子。让我们想象一下,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美元可用来进行证券投资,但它每年却有1倍的收益,然后我们在每年年底卖出。

进一步想象在随后的19年内我们运用税后收益重复进行投资。由于每次出售股票时我们都需要缴纳34%的资本利得税,那么在20年后,我们总共要缴纳给政府13 000美元,而我们自己还可以赚到25 250美元,看起来还不错。然而要是我们进行了一项梦幻投资,在20年内翻了20倍,我们投入的1美元将会增至1 048 576美元,即1×(1+100%)20=104 856。

当我们将投资变现时,根据35%的税率缴纳约367 001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之后,还能赚到681 575美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收益差异,唯一的原因就是纳税的时机不同。有意思的是政府在第二种情形下得到的税收与第一种情形下相比约为27:1,与我们在两种情形下的利润比例完全相同,当然政府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等待这笔税金。"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说:"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这种简单的数学计算结果就倾向采用长期投资策略。事实上,通过更频繁地从一项投资转向另一项投资,我们还可能获取更多的税后利润。许多年之前,查理和我就是这样做的。但现在,我们宁愿呆在原地不动,虽然这样意味着略低一些的投资回报。我们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深感美妙的业务合作关系是如此宝贵又令人愉快,以至于我们希望继续保持下去。做这种决定对我们来说非常容易,因为我们相信这样的关系一定会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投资成果,虽然可能不是最优的。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认为除非我们思维不正常,才会舍弃那些我们熟悉的有趣且令人敬佩的人,而与那些我们并不了解而且资质平平的人相伴。这有些类似于为了金钱而结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选择,尤其是一个人已经非常富有却还要如此选择时,肯定是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