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现象 |
||
位置:猫否股票网 > 股票书籍 >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 依赖现象 | ||
把自己的钱袋,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是一件最为愚蠢的事情。 —— 金融帝国 我不知道是因为中国人的天性,还是因为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总之中国人更喜欢依赖于外在的事物。这一点同美国人的风格截然相反。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说:“你从桌子上跳下来,我会接着你。”孩子真的跳下来了,但父亲却没有接着他,结果摔得孩子很痛。孩子指责父亲说:“你为什么骗我?”父亲说:“这个世界上你能够相信和依赖的人只有你自己。”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事实上这确实是美国人风格的真实体现。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美国上个世纪初关于实施“百日新政”探讨中的一段对话。弗兰克林准备动用国家资金购买过剩商品进行销毁,并且给每位储户的账户中增加一定数量的美元。反对者指出:“这会动摇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责任感'”。 美国是一个讲究自由的国家,自然也就讲究每一位个体的责任感。中国则不同,小的时候我们就受到这样的教育:相信别人,相信政府,服从政府;政府会为每一位公民负责,公民可以完全依赖政府。这样一来中国人就丧失了最为宝贵的责任感,我们似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为自己负责。 我惊人的发现,中国股民会把某某事物当作“救世主”,又会把同样的事物当作“出气筒”。请注意,是同一事物!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事物会不断的被交易者当做救世主、出气筒而不断循环。 交易亏损了,就是股评的错、国家的错、上市公司的错。似乎自己从来都没有错!在行情低迷的2005年,各大论坛上怨声载道。有骂证监会的、有骂政府的、有骂上市公司的、还有骂股市黑嘴的。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听到骂自己的!我就奇怪了,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让股市只涨不跌;哪个国家的股市能够没有业绩虚假;哪个国家的分析者能够次次正确? 新股民通常把股评奉为神灵,然后就是相信股评、依赖股评、指责股评;事情还没有结束,然后是继续相信股评、继续依赖股评、继续指责股评;事情仍旧没有结束,然后是仍旧相信股评、仍旧依赖股评、仍旧指责股评。股民不光是这么对待股评,而是对待任何事物都是这样。 更有意思的是,股民在咨询他人意见的时候,通常是抱着事后推卸责任的动机。没有人愿意真正的征求别人的意见,他们通常想要的不过是认同与支持罢了。如果第一个征求意见的人,没能认同他的话,那么他会征求第二个人的意见,直到得到支持为止。如果最终自己做对了的话,那么他会认为是自己的高明。如果最后做错了的话,那么他会认为是受到别人的误导。有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愿意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呢?难道这是一种自虐倾向?这就好像,二战时期中国受到日本的侵略。几十年后的我们不但不把这当做一种难以启齿的耻辱,反而当作一种寻求同情与指责别人的资本。难道受害者的位置真的这么具有吸引力吗?真正的强者不需要同情、真正的强者不会去指责任何人! |
||
上一页:15.损耗原理 | 回目录 | 下一页:17.绿草坪效应 |
更多书籍:《炒股的智慧》、《筹码分布》、《江恩理论》、《高胜算操盘》、《专业投机原理》、《笑傲股市》 |